十三五醫改規劃”提出公立醫院要開展績效考核,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臨床一線傾斜,合理拉開收入差距。那么,公立醫院在績效考核中應該堅持哪些原則呢?應該堅持成本效益原則。
我國當前醫療費用快速上漲,醫療成本上升壓力嚴重的情況下,國家實行“醫保、醫療、醫藥”的三醫聯動,其中,醫保是核心。國家通過醫?;鹣蜥t院支付費用,在資金支付的過程中規范醫院的醫療行為,倒逼醫院控制成本,從而實現“調結構、騰空間、騰籠換鳥”的戰略目標,提高醫院收入的含金量,增加醫院的可支配收入,使醫務人員得到有尊嚴的收入。在醫療保險基金加強對醫院付費控制的情況下,迫使公立醫院實施成本領先戰略,制定出適應醫院自身發展的績效考核方案,不與戰略掛鉤的績效考核是偽命題,不與成本掛鉤的績效考核是無法實現的。
所以,公立醫院開展績效考核要堅持成本效益原則,在績效考核中最重要的是成本核算,一方面醫院要以成本核算為中心和基礎,通過績效考核加強成本管理,實現成本控制;另一方面是績效考核本身也要考慮成本,不能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成本放在績效考核中而忽略醫院管理,不能太復雜了。同時,績效考核中的成本核算不能采取全成本,而是科室的直接成本和科室之間進行合作的相互支持成本,因為績效考核的指標和內容必須是被考核科室通過自身的努力能夠實現的,間接成本是被考核科室無法控制的,被考核科室人員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控制的成本不應該作為對他們進行績效考核的指標和內容。在此背景下,醫院需要構建一套成本核算模式支撐的績效考核體系,既能為績效考核提供數據支持,又能以績效考核為助推器,推動醫院的精細化管理,加強醫院的內部控制。
公立醫院開展績效考核需要關注質量管理體系與績效考核體系的區別與聯系。《論語》有句話:德主刑輔,中國古代哲學中儒家思想重激勵,法家思想重懲罰,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也應該以儒家思想為主注重激勵,兼顧懲罰?,F在各家醫院都在做質量管理,大家誤以為這就是績效考核,實際上質量管理與績效考核既有聯系又有不同。質量管理體系是約束型機制,績效考核體系是激勵型與約束型機制,績效考核是激勵,是引導大家做某事,而不是靠罰款來約束大家不做某件事,罰款多了,就會影響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容易使大家產生抵觸情緒,好員工是夸出來。我們做績效考核要堅持常常在激勵、偶爾去懲罰,是變減法為加法,變懲罰為激勵,同一件事你做到了就加分,而不是你做不到就減分,效果明顯不一樣,是機會成本的選擇。例如,藥占比這個考核指標的權重定為10分,目標值定為30%,假如實際值是31%就減1分得9分,實際值是29%就加1分得11分,你選擇了31%的藥占比,你就失去了29%藥占比得11分的機會成本。但是減少懲罰不代表不懲罰,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人對痛苦的記憶時間長于幸福,所以要兼顧懲罰。
績效考核是一直不變的嗎?不是的,公立醫院在開展績效考核時一定要切忌認為績效考核是永恒不變的,績效考核方案無法保持永恒??冃Э己朔桨负涂己酥笜?、計算公式都是動態變化的,公立醫院內部和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以后,醫院優勢和劣勢、機遇和挑戰、醫院的結構、戰略目標、運營方式都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與之相適應,績效考核體系也要隨之變化,績效考核一經開始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只有開始,沒有結束,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永遠在路上。